为降低电动自行车在渡轮上发生火灾的风险,南陆线渡船底层四周用黄线划出应急通道,电动自行车上船后必须停放在黄线内。本报记者张伊辰摄
■本报记者 张晓鸣
“请大家不要把车辆停放在应急通道内!”“上船后,请关闭电门!”“请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日前,在南陆线浦东南码头路渡口,工作人员不时提醒着驾驶电动自行车、正在候船的市民,而站内广播也在循环播放着乘坐规则,提醒大家注意。
上海日均有近5万辆次电动自行车通过轮渡过江。为降低电动自行车在渡轮上发生火灾的风险,上海轮渡近期发布了驾驶电动自行车乘坐规则,在浮桥、渡轮上划设了应急通道,并采取了“渡轮限载、分段管控”等措施。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轮渡乘坐规则,一起创造安全有序的乘船环境。
划设应急通道,采取“限载”措施
虽然是中午时分,陆陆续续有市民骑着电动自行车来到南陆线浦东南码头路渡口,准备搭乘轮渡过江。
上海轮渡公司运营总监孙翔介绍,作为17条轮渡航线中最繁忙的线路,南陆线每天通过轮渡过江的电动自行车超过1万辆次,进入夏季后日均可达1.5万辆次。
记者在渡口入口处看到,两侧张贴了最新制定的驾驶电动自行车乘坐规则,其中明确规定:严禁违规的电动自行车进入渡口;电动自行车应关闭电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车辆停放时严禁占用应急通道。
沿着浮桥前往渡船,地面一侧用黄线划出了应急通道的位置。渡船底层四周同样用黄线划出了应急通道,电动自行车上船后,必须停放在黄线内。
“师傅,把车停在黄线内。”看到一名乘客的电动自行车车尾超出了黄线,一旁的工作人员连忙提醒道。记者也注意到,针对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特点,在原来标准基础上,在渡轮、浮桥上增配了水基型灭火器,在渡轮上增配灭火毯和钢叉等应急装备。
据孙翔介绍,从今年3月底起,围绕加强客渡船载运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轮渡公司和相关部门一起,制定《驾驶电动自行车乘坐规则(试行)》,并专门划设了浮桥、渡轮上的应急通道。4月13日起,南陆线率先实行电动自行车数量限流,原本一船可以运输80辆左右的电动自行车,现在将一部分区域留为应急通道,实际每班轮渡运输40至50辆电动自行车,降低火灾风险的同时也留出逃生空间。
提升运力满足“限载”后通勤需求
“限载”措施实施后,如何满足市民乘客的过江需求?
以南陆线为例,将高峰期和平峰期分别3艘和2艘的运力,如今调整为4艘和3艘渡轮同时运作,以此缩短乘客等候间隔。按原先模式轮渡间隔约10至15分钟,增加运力后乘客等候时间约7至8分钟。
“大多数时候还是能正常上船,如果碰到高峰期,我就等下一班船,间隔时间不算长。”一位搭乘轮渡的外卖小哥告诉记者。
对于一些客流不是很大的航线,早晚高峰采取不定时航班。“目前工作人员对上船的电动自行车数量进行计数,一旦达到限载上限,渡轮随即开航。也就是在不增加运营船只的背景下,通过提升运营班次解决相关问题。”孙翔解释说。
此外,轮渡公司对各营运分公司现场实探、远程稽查,根据不同航线客流特点、航道环境、候船条件,确定“一渡口一方案”原则,对每条航线编写了有针对性的运营行动方案。针对候船室、渡轮、浮桥等不同场景、针对停泊与航行中不同的航行状态,实现航线安全管理的全覆盖,制定专项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