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

拥抱AI,宝钢三年打造上千应用场景

■本报记者 张懿
      
       人工智能(AI)、特别是大模型技术,正被视为赋能钢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全球钢铁行业领军企业,宝钢股份计划在未来3年推出至少10个领域大模型,推动至少100家组织实现全体系AI转型发展,打造至少1000个AI赋能的应用场景。近期,他们将聚焦AI高炉、AI转炉等大模型的研发,从而实现全过程无人炼钢。昨天,宝钢股份发布AI转型战略,并与华为公司签署一系列重量级合作协议,实现强强联手。
      
       宝钢股份探索智慧制造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96年。从当时的信息驱动到后来转入数据驱动时代,再到如今的AI驱动,宝钢智慧制造由此进入2.0阶段,2024年也被宝钢股份定义为全面推进AI战略的元年。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宝钢股份就与华为合作,对AI赋能钢铁开展一系列前期技术验证,并达到预期效果,这为双方进一步提升合作能级和水平奠定基础。
      
       宝钢股份制定了“千百十”的目标,也就是在未来3年要打造1000个以上的AI赋能应用场景,超过100家组织将实现全体系的AI转型发展,推出10个以上的领域大模型。
      
       为实现这一目标,宝钢股份将全力实施全领域、全体系、全场景的AI赋能计划,聚焦AI算力、大模型、人才团队、组织架构等,打造四大基础底座。特别是在人才和组织方面,宝钢计划在3年内培养1000个懂AI的业务专家、100个AI算法开发专家、10个顶尖设计与实施专家,形成有效的人才支持体系。同时,宝钢还整合旗下各专业部门数智化专业力量,组建新的数据AI部。
      
       目前,宝钢股份选定5个方向作为AI和大模型赋能的试点示范场景,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形成突破性成果。具体来说,围绕高炉,他们将研发钢铁行业首个AI大模型,以打造高效、低碳、长寿高炉;围绕转炉,将研发能操炉的AI,实现全过程无人炼钢;围绕冷轧,将打造AI赋能的标杆产线;围绕营销,将打造智慧高效的AI供应链体系;围绕表面监测场景,将在大模型助力下锻造产品表面监测的“火眼金睛”。
      
       昨天,宝钢股份与华为公司签署4项协议,除了“AI赋能 未来钢铁”全领域合作协议之外,双方还将深化在基础算力和平台建设、钢铁行业大模型建设、数智转型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钢铁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此外,基于宝信软件宝之云提供技术底座,融合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打造的宝钢股份AI算力中心昨天也投运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