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团队努力发挥城市更新平台作用

当好公园“总管家”,绘出绿色生态画卷

文汇报

团队小传 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团队,作为世博文化公园“总管家”,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要求,努力发挥城市更新平台作用,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由于工程规模大、工期紧、难度高、主体多、要求严,该团队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北区后南区、先外部后内部”的推进原则,稳步实施项目前期筹备、腾地清退、规划设计、前期报建和施工建设等各项工作。 (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 史博臻
      
       黄浦江岸,潮起潮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地,如今绘出绿色生态画卷——世博文化公园。2017年9月,公园开始建设;2021年底,公园北区开园;目前,公园南区加紧建设,拉满进度条,上海温室花园、双子山、世界花艺园等项目初具规模,确保2024年实现全园开放。
      
       作为城市中央公园的典范,世博文化公园具有建设体量大、建设主体多、设计单位多、专项内容多等特点。为更好地解决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团队从项目整体建设推进全局入手,加强工作统筹性协调和专业化管理,努力做到效果、进度、风险管理的最优平衡。
      
       树美山林,厚植生态底色
      
       春种埋,夏花开。清晨,双子山项目经理易卫军踱步于一处树林“样板间”,香樟拢荫,颇有小森林的感觉。转个身,邂逅一处瀑布溪流“样板间”,石头、绿植静候着。树梢之上的花朵,嫩叶尚待成形,亦如双子山等待新生。
      
       占地30万平方米的双子山,是整个公园最大单体,主峰高48米、次峰高37米。这座山的结构由钢筋水泥搭建起来,山体内部设计了1500个停车位,同时还配备了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设施,每一寸土地都没有浪费。据易卫军介绍,到今年底,双子山总绿化面积将达27万平方米,总种植乔木约7000株,届时,双子山绿意更浓,“颜值”更高。同时景观亮点——溪流瀑布也将建设完成,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态效益,让披上一身新绿的双子山呈现出别样风采。
      
       除了双子山,在建项目——上海温室花园占地约2万平方米,在传统展览温室的基础上叠加各类体验,形成融合空间、植物、文化、艺术、展览、夜游等一体的生态文化综合体。而将于今年底建成的世界花艺园,设置了5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花艺园,目标愿景为打造一个365天属于上海的世界花艺园、举办一场精彩纷呈的国际花艺节、培养一座城市的绿色园艺文化。
      
       世博文化公园是一个民生项目,也是一个生态项目,更是一个发展项目,考验建管团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竹介绍,各个项目全面开工以来,建管团队以设计、施工、投资、运营四大总控为管理抓手,创新区域性整体开发项目管控模式。
      
       具体来说,设计总控聚焦“定计划、定标准、定总图”;施工总控对公园整体项目实施“总管理、总控制、总协调”;投资总控明确“目标确定、总体平衡,风险管理、落实责任,合规审查、过程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运营总控按照“建管并举”原则编制运营管理导则,实现指挥体系、安全管理、交通组织、宣传推广等一体化管理。最终,这套体系使各个项目建设并行不悖、有条不紊,实现北区率先对外开放,提前让人民群众享受建设成果。
      
       弹眼落睛,开启古典光影之旅
      
       世博文化公园这个名字,落点有两处。一个在世博,一个在文化。文化的含义很丰富,申园绝对不容错过。这座江南园林构筑了醉红映霞、古柯晚渡、玉堂春满、松石泉流等“八景”,让游客移步换景。
      
       据了解,北区开放以来,申园是最受游客欢迎的特色景点,尤其在节假日,不少游客冲着申园慕名而来。据陈竹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世博文化公园累计接待游客约155万人次,其中申园累计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
      
       文化的含义不仅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对于建管团队来说,需要不断挖潜其内涵。
      
       今年元宵佳节,申园推出沪上首场古典园林光影秀——申园满庭芳。光影秀依托申园,以中国民间传说十二花神的故事为创作背景,融合戏曲、舞蹈、民乐等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交互式投影等光影科技手段带来沉浸式体验。整场秀展现了上海之风貌,传承了中国之美学,为游客展开一幅“花开申园,芬芳海上”的优美雅致的百花图卷。
      
       陈竹表示,在运维过程中,申园始终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管养水平,专题研究古建筑维保、水质优化等方案,让申园越养越精致、越养越有韵味。在养好园林的基础上,申园组织公司青年员工成立课题组,深入研究传统园林知识,为申园增添文化内涵;在活动内容上,举办了宫灯、盆景、赏石、插花等主题公益展览,不断探索,将传统园林融入现代生活,寻找城市生活的多样可能性。借古人笔,写当代诗,在都市中心赏园林之美,践行着“申园,让生活更雅致”的建设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