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全国首个!聚焦跨省域数字空间互联互通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大脑”上线

■本报记者 张天弛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农历兔年第一个“大动作”——智慧大脑(一期)昨天正式上线,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初步建成。
      
       来自沪苏浙两省一市“四面八方”的242项数据资源,通过18条链路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规划管理、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产业经济等各方面的跨省域数据可以无差别共享,共同构筑起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数据底座。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基建的重点项目,示范区智慧大脑聚焦跨省域数字空间的互联互通,打通示范区数字空间“断头路”,将使企业和市民百姓办事更便捷、政府跨域协同治理更有效,也将有力支撑示范区数字化转型发展。
      
       据介绍,在正式上线运行前,智慧大脑(一期)已进行了半年多的试运行,6个跨域一体化应用场景已被实践证明,能够有力支撑起示范区业务工作的开展。
      
       在规划管理领域,已有4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审批可以通过线上办理。▼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通过“计划共拟、条件共商、规划共编、成果共批”,实现跨省域国土空间的高效协同治理,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坐标系、数据标准不统一,协同效率不高等问题,“一张蓝图干到底”从此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在编制水乡客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这一平台就发挥了作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划部部长刘锋介绍,原本需要10天左右线下工作的坐标系统一工作,智慧大脑在顷刻间就能够实时、无损、自动地转换完成。
      
       在生态环保领域,智慧大脑开发了生态环保监测分析和联保共治两大模块。目前已接入两区一县三级八方的62个水质自动站、37个重点水质监测断面、4个饮用水源地、8个省级以上大气监测站及生态监测调查等六大类数据,还能有效支撑示范区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工作。
      
       项目管理领域,通过无人机、遥感等自动化监测手段,可以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的建设计划和进度实时同步给两区一县管理平台;公共信用领域,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共信用综合管理平台已归集两区一县43项共3247.6万条数据;政务服务领域,打通两区一县政务服务接件平台,探索托底办理和系统推件并行的跨省通办新模式,目前三地已相互授予权限、各入驻1000多个事项;产业经济领域,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各类企业、创新资源、重点行业和园区也都能实时开展经济动态监测,便于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空间布局。
      
       “这一新基建项目的开发建设,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度+项目’双轮驱动的又一典型案例。”张忠伟说,智慧大脑将为长三角更大范围乃至全国其他重点区域提供经验借鉴,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通过一体化数字中枢强化跨域链接,推动新系统与老系统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老路不断、新路链接”的跨省域智慧大脑建设新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积极谋划推进智慧大脑2.0建设,包括共建新场景、共推新制度和共聚新生态等内容,促进智慧大脑不断迭代,扩展应用场景,惠及更多区域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