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古代宝藏“活起来”

——写在《中国考古大会》热播之际
王巍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考古人的使命。将来之不易又灿烂辉煌的考古成果惠及于民,为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丰富的力量源泉,则是时代文艺的使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考古大会》应时而生。
      
       《中国考古大会》的主创团队结合节目定位对“大会体”进行了创新。在内容(遗址)的遴选、表现形式的设计、参加节目学者嘉宾的层次、专家解说的精确度等方面都可圈可点。我有幸作为学术顾问,参与节目策划和内容遴选。在我看来,节目从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出发,遴选了中华大地上12个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遗址,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的赋能下,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展示了中华文明风采。
      
       中国现代考古的百年历史中,发掘的遗址可谓成千上万。选择哪些介绍给广大观众,需要仔细考量。最终节目组选取的12个遗址都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它们的发现过程也都凝结着中华文明的重要脉络。从距今5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到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浙江良渚;从中国青铜文明的高峰商代晚期都城河南安阳殷墟,到最近成为关注焦点的成都平原古蜀国首都三星堆;从出土八千年前骨笛的河南舞阳贾湖到被称为西汉文化宝库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等。这12个遗址有些是家喻户晓,也有些是迄今鲜为人知的,但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重大发现。可以说这12个遗址展示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起源发展的脉络,展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是中华大地上发生的百万年人类生活史、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浓缩写照。
      
       《中国考古大会》在秉持考古应有的严谨务实以及正确史观的基础上,用电视综艺的多样化形式和高科技媒体技术,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了起来。节目中,有推广人、专家和观众代表参加的探秘空间和时空隧道,有考古专家的现场解读,还有情景再现的舞蹈。从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丰富度与契合度来看,《中国考古大会》做出了综艺节目鲜明的特色,打造了荧屏上、网络上鲜活可感的中华文明知识点与记忆点。尤其是节目还利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撑,充分挖掘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特点,针对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实现技术应用的突破与创新。高科技加成下,观众能身临其境感受考古发现的古代遗址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场景,节目由此实践了总书记提出的活化历史场景的理念。
      
       主创团队的敬业精神也值得一书。考古及文物题材节目的专业性决定了,这档节目对每位主创都是极大的挑战。在挑战面前,他们知难而上,抓紧一切时间恶补考古知识,了解各集的内容,使节目得以顺利进展。
      
       如果说迄今为止通过某一件或几件国宝级文物介绍考古知识的节目能比作“北京烤鸭”“佛跳墙”“锅包肉”“松鼠鳜鱼”之类单品佳肴的话,那么《中国考古大会》就是感受体验百年中国考古成果的“满汉全席”“饕餮盛宴”!
      
       近年来,央视陆续推出一些考古栏目和纪录片等宣传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识的栏目,使广大民众得以通过国家媒体的渠道获取对考古学的精准知识,而不再是通过盗墓题材的小说了解考古,这些是令人可喜的变化。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考古绝不等于盗墓,盗墓是考古学的天敌,也是一种犯罪。我们要为系统、正面、准确介绍考古知识和考古成果的所有媒体致以崇高敬意。这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考古大会》就是一个履行社会职责、实现社会价值的极好方式。
      
       中国考古学的一大特点,是我们发掘和研究的都是中华民族祖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每一项发掘都会使我们对中华先民的生活,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灿烂成就,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有新的认识。我们希望通过诸如《中国考古大会》这样的节目,使这些新的发现、新的认识,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更多人。我相信她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我也非常希望《中国考古大会》能够继续办下去,让更多重要的考古发现,通过这个平台展现给国人,展现给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