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喜爱探寻城市文脉的都市青年,不再满足于到“网红”地标“打卡”,更热衷于“有文化地轧马路”。 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占悦
武康路216弄,西班牙式独栋洋房,底楼是一家有情调的手工饰品店,巴金故居就在正对面——一栋走过路过容易被错过的小楼。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城市考古队”却意外驻足于此,领队指着弄堂门牌,讲起了电影《风声》原型的故事。
已是沪上“网红”街道的武康路上,不只有武康大楼、罗密欧阳台等,越来越多喜爱探寻城市文脉的都市青年热衷于“有文化地轧马路”——他们不满足于到“网红”地标“打卡”,而是主动走进街巷里弄,听听往昔的故事,瞧瞧复古与现代交错的楼房,与老人家坐着聊聊天……以此触摸城市肌理,留存历史记忆,更挖掘出深藏在城市律动中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基因。
在申城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支“城市考古队”,他们以脚步“阅读”城市,更以此融入历史、筑梦未来。
何以上海?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认为,上海是最适合进行探究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时空和人文“形态”。从任何一个地方出发行走5公里,沿路即可观赏到各类建筑与接地气的生活百态。“红色文化的味道、海派文化的气息、江南文化的韵律……每一处不尽相同,每一个故事都耐人寻味,从不同侧面揭示着城市软实力的密码。你发掘着故事、记录着故事,也成了城市故事的传递者、讲述者。”
以脚步丈量,挖掘城市“宝藏”
通过行走、寻访来了解一座城市,许多人称之为“城市考古”——可每名“考古学者”都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
王启元,作为一名“城市考古队的领队”,近两年间带过上百人走街串巷。在他看来,“城市考古”就是根据一个线索出发,在行走中了解街镇连结逻辑、城市形成轨迹,更重要的是找寻“遗失的美好”。
挖掘一座城市的“宝藏”,从阡陌村落到高楼大厦,从山间小溪到河道堤岸,从幽静深邃到车水马龙。王启元认为,还可以去老城厢走一圈,那里是城市的“根”,哪怕一扇落了灰的旧门窗都尘封着历史印记。
王启元团队从虹口区老船坞码头出发,沿着虹口港一路朝四川北路前行,直至最北面的淞沪铁路。“走走停停,新式建筑与旧改基地交错出现,不用我特别陈述,队员们便能清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也能对生活的地方建立基本人文思考。”
在上海,这样的队伍有很多。其中,最初明确提出“城市考古”概念的“上海城市考古”团队,由两名80后徐明和阿松于2018年联合创办,至今已经举办200余场活动,收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所设计的“考古”线路堪称独一无二,就以“马丁太太的上海记忆”为例,这是一条感受海派风情的线路。1940年,外籍友人马丁夫妇在上海居住了一段时间,马丁太太悉心保存着那些当时用过的票据、老照片。阿松机缘巧合收到了这些“宝物”,便以场景还原方式带领参与者“穿越”到80年前,亲身体验马丁太太“平凡的一天”。
有文化地逛马路,了解城市融入城市
两个月前,家住南丹路光启公园附近的肖悦发现:“原来,我家门口并不是徐光启的出生地。”这也促使她开启了探寻城市记忆的大门。通过查询资料,她得知徐光启出生于老城厢的太卿坊。隔日,她便起了个大早,沿着光启南路一路行走探访。穿过一条条小巷,看到了小小的石碑,还有低矮的屋檐……
是的,谁不爱有文化地轧马路呢?“小而精”的品质,边行走边“阅读”,随处都有惊喜。徐明曾做了粗略统计,参加活动的三分之二都是年轻人,90后居多。
90后陈小伟在社交平台上注册了账户,“随时开团”带领市民游客漫步老城厢,这一走就是四年。“这些年几乎走遍了老城厢的每个角落,也见证了城市变化与江南文化,我所做的不过是用眼睛和脚步留住历史,让更多人体验上海的烟火气。”
“城市考古,本身就是一种可移动文物的解读,需要人去亲身参与、实地感受。”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老师周培元是名经验丰富的“领队”,他发现,新时代青年懂得接驳健康美好生活,从而在潜意识中主动贴近人文情怀开展探究,他们更愿意走出家门拥抱未知世界。而上海的城市品格和底蕴,与当代青年的需求和追求完美契合。
城市的温馨,自然而然在这一过程中显现。“有着丰实底蕴的上海,收藏了太多太多惊喜,其内核更影响着人们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周培元说。